济南疾控发布最新提醒 秋高物燥 警惕这些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

2023-10-02 11:41:46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责任编辑:李欢

  十月份前有寒露后有霜降,秋燥明显。寒露过后,原本还挺嚣张的“秋老虎”开始发蔫,此时节昼短夜长,寒气渐生,温差较大。适逢中秋、国庆双节,不少市民走亲访友,外出旅游,人员往来频繁,流动性大,极易引发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济南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秋高物燥,请及时补水降燥,同时还要做好登革热、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胃肠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该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通过伊蚊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登革热潜伏期3天~14天,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亡。近期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高发,双节期间出国旅游的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注意环境卫生;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是冬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流涕、咳嗽等症状。出现类似症状的市民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避免外出和传染他人。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在流感高发的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进行防护。

  勤洗手,做好手卫生也有助于预防流感通过接触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

  合理膳食,规律作息。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发病率,降低重症发生的风险。

  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是诺如病毒胃肠炎高发季,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天~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外出就餐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建议吃新制熟食,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煮熟后再吃;不喝生水。

  污染物要及时消毒与清洁。

  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最好居家主动隔离,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热、溃疡、手脚和口腔内有疱疹等皮肤症状,还可能会有轻微厌食、咳嗽等症状发生。少数患者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进展迅速,可导致临床死亡。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前的趋势。该病主要通过唾液及粪便传播,6月龄到5岁儿童易感染。

  预防措施

  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及时洗手,保持居家通风良好。

  加强个人防护,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建议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注意给孩子多喝开水、多晒太阳、多运动、补充营养。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传染给他人。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双节期间,走亲访友,外出聚餐,谨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

  保持清洁卫生。食材要选择新鲜的购买,食用前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防止病从口入。

  食物要煮熟烧透。肉类、蛋类等荤菜要彻底煮熟,加热期间把食物翻动几次,确保受热均匀。

  生熟要分开。生熟食物分开储存,避免相互接触,处理的刀具、砧板也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谨慎选择生食水产品、凉拌菜、野生菌等高风险菜肴,尽量不吃剩菜剩饭、冰箱保存的食物不超过三天。

  不吃过期变质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超期食品要丢弃。打开食用前要观察有无变质、腐败,如有感官异常不要食用。

  外出就餐要尽量选择证件齐全、经营规范的餐馆。就餐前要注意查看店内就餐环境、经营场所是否干净整洁,餐饮具是否清洁卫生。

  (来源:济南疾控微健康、新黄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